山西德力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營銷規劃
一、背景分析
1、宏觀環境分析
20世紀6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依靠技術進步(即新設備、新工藝以及計算機應用)開始對傳統工業進行改造,使得工業飛速發展。20世紀末最大的變化就是全球市場的形成。全球市場導致競爭空前激烈,促使企業必須加快新產品投放市場時間(TimetoMarket)、改善質量(Quality)、降低成本(Cost)以及完善服務體系(Service),這就是企業的T.Q.C.S.。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結合信息集成和系統集成,追求更完善的T.Q.C.S.,使企業實現“在正確的時間,將正確的信息以正確的方式傳給正確的人,以便作出正確的決策”,即“五個正確”。然而這種自動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是一種高投資、高效益同時是高風險的發展模式,很難為大多數中小企業所采用。在我國,中小型企業以及準大型企業走的還是低成本工業控制自動化的道路。
在“十一五”期間,國家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工作重點有三個方面:一是以電子信息技術應用為重點,提高傳統產業生產過程自動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二是以先進制造技術應用為重點,推進制造業領域的優質高效生產,振興裝備制造業;三是改造提升重點產業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及其相關配套技術水平、工藝和裝備水平。國家實施高技術產業化的主要目標有兩個:一是發展高技術,形成新興產業,培育新的增長點;二是利用先進技術改造和優化傳統產業,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
由于大力發展工業自動化是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提高企業整體素質、提高國家整體國力、調整工業結構、迅速搞活大中型企業的有效途徑和手段。國家將繼續通過實施一系列舉措推動工業過程自動化及高技術產業化的發展,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推動工業自動化技術持續發展,加強技術創新,實現產業化,解決國民經濟發展面臨的深層問題,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綜合國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2、企業所在領域的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工業控制自動化技術是一種運用控制理論、儀器儀表、計算機和其它信息技術,對工業生產過程實現檢測、控制、優化、調度、管理和決策,達到增加產量、提高質量、降低消耗、確保安全等目的的綜合性技術,主要包括工業自動化軟件、硬件和系統三大部分。工業控制自動化技術作為20世紀現代制造領域中最重要的技術之一,主要解決生產效率與一致性問題。雖然自動化系統本身并不直接創造效益,但它對企業生產過程有明顯的提升作用。
我國工業控制自動化的發展道路,大多是在引進成套設備的同時進行消化吸收,然后進行二次開發和應用。目前我國工業控制自動化技術、產業和應用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我國工業計算機系統行業已經形成。工業控制自動化技術正在向智能化、網絡化和集成化方向發展。
二、自身情況分析
(一)企業基本發展條件分析
l公司獨立自主、自負盈虧的經營機制更加符合目前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提高了企業的活力和靈活性,提升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有利于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更充分全面地發揮公司經營優勢和技術資源優勢。
l多年的自控行業維護服務經驗,為公司儲備了具有豐厚實踐經驗和較強技術能力的技術人員,且積累了雄厚的現場服務經驗,對生產工藝有深刻的理解,與生產工藝系統建立了緊密的聯系,可隨時獲取工藝的支持配合。
l公司由山西焦化自動化公司改制,在山西省內有一定的地域影響力。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l公司已取得多項國家版權局授予的專有軟件著作權證書,具備豐厚的技術積累和人才儲備,并取得國家高新企業資質。
l公司熟悉焦化及化工、熱工工藝操作系統,與生產緊密結合,可隨時得到生產工藝的支持配合,具有其他同類型企業所不具備的優勢。
l數字化選煤智能控制系統平臺產品進入開發環節,公司將逐步建立起自有產品體系,進入煤炭能源領域,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l公司目前的管理體制仍不完善,部分規章制度仍沿用以前,無法適應目前的經營機制,缺乏創新機制,不符合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的發展趨勢。
l目前公司主要是系統集成、技術服務、技術咨詢、工程安裝等業務,沒有自己的主打產品,缺乏主導產業。
l公司市場營銷能力欠缺,進入市場時間較短,沒有穩定的客戶群體和營銷渠道,且市場營銷人員的能力仍需提高。
三、公司發展戰略與指導思想
(一)企業戰略定位與戰略描述
山西德力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成為工業控制自動化高科技產品制造型和服務型企業。
公司從目前技術開發服務型企業轉變經營模式,發展成為以工業自控系統研發為核心,以工業自控控制系統高科技產品生產銷售為支柱產業,集技術研發、產品制造、技術服務、系統集成、工程安裝等經營業務為一體的一流科技型企業。
(二)企業發展指導思想
遵循“一個基礎、兩個增長點”的發展思路,即以生產維護為基礎,以自控系統、儀表集成開發及服務、產品制造和工程安裝為公司收入利潤增長點,理順內部結構,細化公司管理,建立起現代的企業管理制度體系。同時加快公司技術研發,完善公司產品結構,建立產品生產體系模式,形成公司自有品牌產品體系。
以煤炭和煤化工行業為依托,依靠多年積累的經驗,發展自有技術產品。以多年積累的項目實施經驗為基礎,不斷總結提升自控集成系統的性價比,為用戶提供最優化的技術解決方案。
(三)總體目標
到2020年底,力爭將公司發展成煤炭和煤化工行業技術領先的自控系統綜合集成商和產品制造商,重點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做強。發展成為根據用戶實際需求,獨立完成系統盤柜制造、安裝、編程、調試和投運環節,選用性價比優良且有利于實現系統優化的各種技術和產品,將各個產品、局部或子系統連接成為一個完整、可靠、協調、經濟和有效的系統,通過優化后提升用戶的整體效益,最終成為實現“交鑰匙工程”的公司。
四、實施計劃
(一)發展調整重點
改進公司內部管理模式,逐步完善起人力資源、資源管理、技術管理等規章制度,健全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同時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建立自有產品體系,完成公司轉型。
(二)發展計劃
1、體制、機制創新計劃
l由技術服務研發型向研發產品制造型轉變,完善制造型企業的管理模式。
l完善市場營銷管理機制,提高營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加強營銷管理。
l創新人員管理機制,充分發揮技術研發人員的技術優勢和能動性,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
2、組織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計劃
l建立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專門負責公司人員調整、培訓、考核等相關事宜。
l建立后勤服務保障部門,專門負責公司市場后期維護保障工作。
l完善公司技術管理模式,集中公司技術力量,實現資源集中,形成合力。